Quantcast
Channel: 苦勞報導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43

【2018.03 04 05月 捐款徵信】 即時的批判與反思

$
0
0
2018/06/05

文/張智琦(苦勞網記者)

過去一個月發生了許多重要事件,我們的報導涵蓋了五一勞動節大遊行、新政黨「左翼聯盟」成立,以及首度在高雄舉辦的「台美國防產業論壇」伊甸司機的罷工行動等等。敏銳的讀者會發現,勞工議題是我們核心的關切,而帝國主義、殖民主義在台灣的問題,如美國和台灣的軍事交流,也是我們相當關注的焦點。

或許有讀者會好奇,我們為什麼會特別針對「台美國防產業論壇」做報導呢?事實上,美國和台灣的軍事合作,向來是最能展現出台灣當前「國家」性質和「國際」處境的一個關鍵。

回顧歷史,從1950年韓戰爆發,美國第七艦隊封斷台灣海峽以來,美國就致力於將台灣改造成圍堵共產中國的軍事基地,大量美軍進駐台澎金馬地區,美國的軍援和經援滲透台灣人的生活,並對台灣政治和外交起到全面支配和影響作用。這點,從國民黨時代到民進黨執政,可以說從未改變,甚至「親美」態度有變本加厲之勢。

1979年台美斷交後,美軍撤出台灣,但美國仍透過制定和實施「國內法」《台灣關係法》,定期出售武器給台灣,維持美台間政治、經濟和軍事上的聯繫。此後,美國對台軍售動輒以億萬美元計的天文數字交易,也成為台灣民眾和左翼反戰團體詬病、抨擊之處。

此次「台美國防產業論壇」,引進了美國軍火巨頭與台灣在地廠商接洽,為蔡政府的「國艦國造」政策打造「國防產業鏈」平台,同樣遭到左翼團體反對蔡政府搞「凱子軍購、不顧民生」的抗議聲浪。值得更進一步思考的是,我們能不能從愈趨緊密的美台軍事合作中,看見台灣長年在軍事、政治上作為美國附庸,充當其圍堵中國大陸的戰略棋子的事實?我們又要如何看待美國在世界各地發起戰爭、干涉他國內政的問題?

5月10日「台美國防產業論壇」在高雄登場,反戰反帝的左翼團體在場外抗議。(攝影:張智琦)

在議題性和日常的報導之外,我們也希望能對一些重要的社會爭議,提供不同於主流媒體的左翼觀點。所以,在軍公教反年改運動釀暴力衝突時,我們刊出了〈反年改暴力與國家暴力〉、〈社運應該切割反年改運動嗎?〉兩篇文章,分析年改衝突背後國家暴力的本質和媒體的污名化;在賴清德大動作召開「低薪對策」記者會後,我們刊出〈低薪是國恥,但行政院根本不在乎!〉一文,批判行政院對低薪的錯誤診斷和無效解方;在大愛電視劇《智子之心》停播爭議沸騰之際,我們刊出〈要理解,也要反思──談談《智子之心》〉,對於二戰和日本殖民歷史提出反省之必要。期望透過這些不盡然討喜、但值得停下來想想的觀點,能促進社會的討論和思辯。

此外,我們也持續透過特約撰述、邀稿關注國際時事,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兼任助理的罷工,到以色列對巴勒斯坦抗議者的鎮壓,再到川普的新經濟政策的分析等等。值得一提的是,曾在苦勞網擔任記者的陳韋綸,近期回鍋接任苦勞網的國際新聞特約編輯,未來將會負責整理每周重要國際時事議題進行編譯。

苦勞網是一個依賴小額募款生存的小媒體,或許沒有主流媒體那樣多的人力和資源,但我們有信心,我們會持續發出勞工的、社運的聲音,產出更多具有批判意義和進步價值的評論文章,為改造台灣社會盡一份力。也希望各位讀者朋友能持續捐款支持我們、督促我們前進。

 

 

 

建議標籤: 
責任主編: 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543

Trending Articles